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历史之年轮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底色 字色 字号

多行不义必自毙(1/2)

    武姜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小儿子叫叔段。武姜喜爱叔段而厌恶寤生,因为寤生既逆生,原来武姜在生大儿子的时候,是脚先出来的,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就是难产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那时候的医疗技术可不像现在,人们的认知水平也有限,所以武姜觉得这个大儿子很不吉利。然而寤生是长子,有继承权,因此武姜常常劝说郑武公废了寤生改立叔段,但是郑武公没有听她的建议。他亲身经历过周幽王废嫡立庶带来的结果。更何况周边的东虢、郐、胡等国才刚刚占领,现在急需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郑武公死后,年仅13岁的寤生继位。寤生就是之前说过的春秋第一个小霸主郑庄公。这里要插入一个知识点,之前反覆提起的小宗大宗,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周天子嫡长子有继承权为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而诸侯国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是对於自己国家则是大宗,也是由嫡长子继承,而诸侯王的其他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为小宗。卿大夫对於诸侯国是小宗,但是在本家是大宗,也是由嫡长子继承,而其他诸子为士大夫是小宗。由此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夫”的宗法关系。

    所以对郑国而言,寤生是大宗,叔段是小宗。大宗有继承权,小宗也有分封土地的权利。所以在武公死后,寤生又年仅13岁的情况下,武姜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帮叔段找一座城,一座足矣与寤生分庭抗礼的大城。其实武公生前已经将共城分封给叔段作为食邑,所以叔段也叫共叔段。但是武姜觉得共城太小了,他将目光瞄向了制邑。制邑又是什么地方呢?这地方在后世可是大大有名,罗老爷子在这里描绘了一段“三英战吕布”的精彩故事。没错,这里就是虎牢关,因周穆王在这里柙虎而得名。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能成为关隘,说明这个地方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虎牢关也不例外。所以当武姜提出把制邑分给叔段时,寤生果断拒绝了,他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曾经就死在那里。那行吧,武姜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把京城分给叔段。大家不要误会,这京城不是郑国的都城。郑国灭了郐之后,就把都城迁到那里,叫做新郑,而京城则是在荥阳。

    没办法,既然母亲再三要求,做儿子的也不好忤逆,那就把荥阳交给叔段吧。可等到叔段就国的时候,武姜又不愿意了。所谓“就国”,就是指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封地后就不能留在首都,而要去往自己的封地进行管理,当然,如果有在中央任职的除外。武姜为什么又不愿意呢?您想啊,那时候作为长子的寤生才13岁,那叔段呢?比寤生还要小3岁,才10岁啊。现在10岁的孩子,不要说生活能不能自理,估计连作业都要家长辅导吧。武姜多么想跟着叔段一起过去啊,可是法律有规定啊,武姜是不能离开后宫的。

    叔段来到京城后,他开始招兵买马,扩展城邑。当时对卿大夫的封地是有严格的限制的,比如不能私自募兵,对都邑的大小也有规定。

    叔段的行为引起了一个人的强烈不满,这人名叫祭足,字仲,因此也被叫做祭仲,他是庄公的上卿。他对庄公说道:“一国之中的都邑不应该太大,如果高度一丈的都邑城墙周长超过三百丈,就有可能威胁到国君的地位,而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大都邑的大小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邑的大小不超过都城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的大小不超过都城的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大小不合规定,这有悼於先王的制度,您将来怎么控制呢?”庄公就说:“这是我母亲要求的,我也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祸患呢?”祭仲回答说:“武姜怎么会得到满足?不如及早作安排,不要让她滋生事端,一旦蔓延就难以对付。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这个时候郑庄公说了一句话,这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斩神:变身魅魔,他们追着我表白 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 乡野村花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直播逃生,被病娇boss狂追亲哭了 真千金靠玄学封神,四个哥哥跪求原谅 惊悚领域:从精神病院进入诡世界 京枝欲夜 不死帝尊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