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东迁(1/1)
面对犬戎人的无耻行径,申侯无奈只能修书三封,分别寄给晋侯姬仇、卫侯姬和和秦君赢开,请他们过来勤王。您没看错,后来横扫六国的大秦现在这个阶段连诸侯国都不是。那我们就简单说说秦的发展历程。当年大禹治水有个助手叫伯翳,因治水有功被赐嬴姓。他有个玄孙叫中衍,因为担任商王太戊的御者,太戊将自己女儿嫁给他,由此嬴姓部落便成了商朝贵族。中衍的玄孙叫中潏,是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的。中潏的儿子叫飞廉,他有个特殊的技能,类似於水浒里的戴宗,放到现在就是奥运会的长跑冠军。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恶来力大无穷,熟悉三国那段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三国里有个猛人叫典韦,他的外号便叫“古之恶来”。飞廉与恶来都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死了。但是恶来的子嗣幸存下来了。传到第五代,有个叫非子的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非子就以封地为氏,就成了秦嬴。秦嬴发展为嬴姓大宗,后人将他称为“秦非子”。到了周宣王的时候,秦非子的曾孙秦仲奉命征讨西戎,不幸战死。他的儿子秦其继续征讨西戎,最后收复犬丘。秦其的大儿子世父以杀死西戎大王为己任,把继承权让给弟弟嬴开,也就是申侯求助的那三个人之一。
话回正题,这申侯给三人发了求助信后,又派人到郑国通知郑伯(友)的儿子掘突他父亲被犬戎人所杀的消息。这掘突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茅坑拉屎面朝外的汉子。听到这个噩耗,他是忍着悲痛身着素服点起三百乘战车直逼镐京而来。然而到了城下,却中了犬戎人的埋伏,大败而逃。而后他遇到赶来勤王的卫侯姬和。二人合兵一处,又等到秦晋二军到来合力攻城。秦君嬴开献计秦晋卫三军分别攻打南北东三门,独留西门放行免得犬戎殊死搏命,又叫掘突领郑国军队在西门外埋伏,只等犬戎人仓皇逃窜时,出其不意给予致命一击。此计甚是巧妙,可惜犬戎有一大将名曰满也速,此人骁勇善战,力保犬戎王全身而退,掘突也深知犬戎人的战力不可小觑,不敢轻易追赶,便入城与诸侯相会,处理父亲后事。
几位君侯聚集一处,商量着这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旧太子宜臼就在申国,现在他是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需要有人护送回京继承王位。掘突自告奋勇担当此任。於是在这几人的扶持下,宜臼继承王位顺利登基,是为平王。
登基之后,平王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首先加封申侯为申公。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周朝诸侯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也就是说申国原来是侯爵国,现在要升到公爵国。可申侯哪里还好意思要封赏,犬戎人可是自己带过来的,大家不追究他的过犯他就哈利路亚了。而卫侯姬和从卫侯升到卫公,把河内之地封给晋侯姬仇,秦原本是附庸国,现在连升三级直接成为伯爵。至於掘突,不仅世袭了他父亲的爵位,更是获得良田千顷。他的父亲也被赐諡为桓,后世称他为郑桓公。这申侯觉得掘突英毅果敢,把自己另外一个女儿武姜嫁给了他。
然而这些诸侯走后,犬戎人又频频骚扰,弄得京城鸡犬不宁。又因为之前地震导致的三水断流,农业产量低下,平王思考再三决定迁都。他将目光盯向了洛邑。为什么会选择洛邑呢?原来周朝成立之初,周公东征平叛,营建洛邑,当时洛邑城是天下中心。此后周朝便有了两个都城的说法。西方的镐京被称之为宗周,而东方的洛邑被称为成周。这洛邑城无论是规模人口还是城市建设都不比镐京差,城中有太庙、宗庙、考宫、路寝、明堂等五宫。所以这平王一旦迁到洛邑就无需再花费财力物力人力去兴建,现成的东西你随便使用。於是,平王就将都城迁到了洛邑。由此开始,正式拉开了春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