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脸红心跳 > 第43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章(5/7)

个礼,鞠个躬,等对方回过同样的礼后,再四平八稳地走上前施礼祭祀。

    这时祭拜为了节省时间,用的都是四拜礼。这样能快速且干净利索地祭拜完;你不能拖拖拉拉地祭个没完,耽搁宝贵的时间。谁都知道这个不是规矩的规矩,没人会在这上面浪费时光。相反,好多亲戚这时能不上场就尽量不上场,除非被点名叫着,才迫不得已上台祭祀。

    还有一种情况会迫不得已减少路祭的人次,就是看了新坟茔的时候。有些人嫌老坟地不吉祥,或者不能升官发财和财源滚滚,就会在父母去世后新找一块坟地埋葬。新的坟地有个讲究,就是上午十二点前必须把棺材下葬。执事的要根据时间,把能精简的祭祀统统删除,哪怕不进行路祭,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棺材埋入地下。

    路祭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表演。路两边看热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响器班的人为了露一鼻子,提高知名度,更是卖力地吹,也是精彩纷呈。观看者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好不热闹。

    待外甥一辈祭祀完,喊堂的会客气喊一通“还有没有被漏掉的客人如果有,请上台祭祀。”

    他这样喊一下,如果无人搭话,就开始下面的节目。这样做是出于一种礼貌,因为路祭难免会挂一漏万,怠慢疏忽了某个亲戚;更为了防止某些好争礼儿的亲戚找茬,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做个礼貌性的邀请说个客气话也是很有必要的。

    凡是来走亲戚的客人,没有哪个会脑残到因自己没轮到祭祀而耿耿于怀,甚至喊堂的一个不实诚的邀请就傻乎乎地自告奋勇着登台献丑。躲还来不及,谁还会自找麻烦着丢人现眼呢

    待孝子们从路两边站起身,又一个大合祭之后,执事的再安排了人把棺材前面的纸楼、祭台抬走,对早已各就各位蓄势待发的抬棺材人大喝一声“起”

    那些抬棺材人听到命令,就猛地把抬杆放到肩上,并把腰挺了起来,这时棺材架子连同棺材一下子都离开了地面。

    大堂兄紧接着会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瓦盆啪地摔碎在地上;执事的才命令抬棺材的人开始缓缓前行,往村外走去。

    闲走路的人赶路不出路,只有负重前行才能走得更快更迅速。抬棺材的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越是沉甸甸的棺材压在肩头,越令他们健步如飞地往前冲。执事的怕出事,会在前面或一旁大声喝着让他们慢下来。但这些年轻人一般不听,照样往前冲。执事的一看,会恼怒地大声喝骂着,他们才会把步子慢下来。

    等棺材慢下来,手扶着棺材一刻不离的两个儿媳妇,则会趁此机会气喘吁吁地大口呼呼喘气。因为新阳当地有个习俗,凡是出家的棺材,逝者的儿媳妇必须全程用手扶着棺材。如不这样做,则这家以后的财运将不畅。谁不想着家里有金山银山,有着大把的钞票花不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风光无限儿媳妇纵是跑断腿、累死,也得跟着棺材的节奏跑。后面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妇女们则不必这么上赶着往前冲。跟不上就跟不上,落在后边也没事,前面抬棺材的人总有停下来的时候,慢慢赶上就是。

    棺材抬出家前,执事的已安排交代大堂兄和二堂兄的两个儿子一定要搀扶好各自的老爸。人们都理所当然地想到死了老子,儿子最悲伤;怕他们哭昏了头忘了正事或是哭瘫在了地上,那是必须得有人搀扶提携帮着走。至于儿子们到底能不能达到那样的悲伤程度,一般不会有,甚至根本不会有。但你得防患于未然,以防万一呀。假使真有哪个儿子情绪失控昏厥在了地上,有专人保护也是有必要的。

    送丧的队伍,由响器班的两个吹手演奏着前面引路,孝子们打着长幡手提孝棍在后面,旁边有一个人提着一大篮子的圆形纸钱,边走边不停地望空抛洒着。出丧队伍过去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带着空间穿年代,科研大佬有点甜 我不是你想的那种校草 [综英美]我的变种能力为什么这么羞耻 虐文女主和漂亮女配[快穿]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被迫嫁人后我被宠上天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 大将军宠妻日常 杜先生每天努力装穷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