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脸红心跳 > 第43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章(1/7)

    只要去地里挖坑刨坟的人一回来,就开始吃早饭。

    早饭过后,执事的会把帮忙的人做一下调整安排。指派谁接客、谁招待客人、谁烧水送水等等诸多事物,要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有人干,不能凉了场子,怠慢了前来走亲戚的客人。像孝子们一般都不另外安排别的事,只安心跪着陪灵就是。

    程戬的文化程度在家族里算是较高的一个,还会耍个笔杆子。像家族里过白事,也就是丧事,如果程戬该不着陪灵,执事的一般都安排他写前来走亲戚客人所属村庄的名字。因为过白事,来的客人多且杂,而且带来的提包也多。哪个村庄的写上哪个村庄的名字,方便客人走时容易找到自己的提包,不至于拿错了。

    程戬接到这个任务后,就去管物品的人那里要一张草纸,多次折叠起来,裁成一张张长五六厘米,宽二三厘米的条子,对齐整扎在一起,一头用白线缝起来。然后再让人做一碗用小麦粉熬制成的浆糊;再找一个刷子。这些东西都准备妥当后,他就搬一张小方桌,找一个小板凳,来到胡同口的一边坐下,等着买卖的开张客人的到来。

    假使负责接客的小a拿着一个客人的提包过来,到了程戬面前,把提包往桌子上一放,同时嘴里说着“甲村的”程戬就提起笔,工工整整地在先前准备好的小纸条上写下甲村的名字,撕下递给小a。小a接过纸条,另一手拿起浆糊碗里的刷子,往白条的反面抹些浆糊,然后往提包的一面一贴,又提起包到专门登记客人姓名的地方去了。

    一般情况下,一家亲戚来时并非是一个提包,而是三四个或者更多。等程戬知道了这家亲戚的村庄名字后,先写下一个条子给接客的那人,然后再写第二张、第三张。客人有几个包,就写几张该村的名字,一个个都贴到提包上去。为什么一家亲戚会有那么多提包呢以程戬家为例子解释一下

    假使程戬的姥姥去世了,他一家自是要去走亲戚;但是他的二大伯、三大伯家也要跟着去的。那俩家也不是空手去,也是要带礼金的。每家就会把钱单独另放在一个包里,与程戬家的提包一同被接客的接走。这就是为什么一家亲戚会有多个提包的原因。接客的知道他们三家是一家,等提包上都贴上沙滩村的标记,并把包里的礼金拿出来给登记的人后,接客的人会把他们三家的提包一起扎起来,以方便他们吃过饭离开时更容易找到自家的提包。这样做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很多客人到来后是要被响器班迎接的。被迎接的客人一般是来走亲戚的老少女婿们和一些朋友。他们手里的提包,骑的座驾一般是自行车,现在多是电动车被接客的接过来之后,则站在胡同口等响器班的吹手迎接着进入过事人家的家里。

    响器班不是白吹吹打打地迎接你的任何的风光体面都是有代价的被迎接者得给响器班的人两盒烟和数额不等的小费。烟的价位不定,但最低得跟得上或超过当地消费者的平均水平;小费的数额也不定,你根据当地的大致标准,来个大差不差就行。程戬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还不流行给吹响器的人小费,九十年代才开始给个一块两块,到现在的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的钱额,那是一路狂飙着往上翻着涨。这也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的一个标志;但也是攀比之风畸形发展的一个体现。

    那些朋客朋友型的客人是最受响器班欢迎的主儿。如果前来的朋客是一个有头有脸,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那更受响器班的垂青。所来的人假使是一个乡长或县长,响器班则会出动多个战将大张旗鼓地出来迎接。高亢嘹亮动听的唢呐声,笙箫的舒缓悠扬附和声,棒子、锣鼓、铙钹的恰当配合声,那是让前来祭拜的客人满有面子。一曲音乐过后,打扮得还算入时、长相也算有几分姿色的女歌手,献媚一样不遗余力地再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带着空间穿年代,科研大佬有点甜 我不是你想的那种校草 [综英美]我的变种能力为什么这么羞耻 虐文女主和漂亮女配[快穿]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被迫嫁人后我被宠上天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 大将军宠妻日常 杜先生每天努力装穷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