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7)
的,于是动了进入稽查中心的打算。当时县公司的王经理不想让他离开销售队伍,就劝他说你不适合去稽查队,那是什么工作呀整天得罪人,净挨骂的活儿;搞不好还和人论拳动掌的,你去那里干什么再说以后我们销售上的工资肯定会比稽查上的多,在这里你能多挣两毛钱,非得去挣那个出力不讨好工资又不高的活儿干嘛呢于是程戬就打消了改行的打算,安心呆在了销售上。不过与他同时进烟草公司的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很多都去了稽查大队,也有些调到了其他部门;留在销售上的基本上只剩了两三个。
程戬人缘好,无论是稽查还是业务或是其他部门,他都吃得开。凡是有熟人的卷烟被查了,如果求他帮忙把烟要回来,专卖上那些同事都会给他一个面子,就会对求他的人放宽处理或者免于处理。当然,做这样的事情毕竟是见不得光的行为,不能明目张胆地来,得偷偷摸摸地操作,不能让上边的人知道或发觉,尤其是不能被李新安知道。
很多事情就这样,你如果按规按章地走正常程序,也许这个事就成了大事一桩;但是稍微做些变通,放宽一点,睁一眼闭一眼,这个事就是屁大点事,不值一提。
在那时,程戬能落好时就尽量落,原则对他来说不起多大的作用。他信奉灵活运用那一套。新阳县就这么大一点地盘,都在一个地方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得罪那么多仇人呢你整天一副油米不进的死板样,为了点公事六亲不认,事事搬典照章,那谁还搭理你你自己过你封闭高尚的日子去吧,别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你这个铁面无私人格高尚的人,但就是因为在新阳这个小地方做着公正无私的正当工作,完全是站在了大局观上,为社会的发展做着伟大的贡献,但却遭到俗人的鄙视、唾骂,连自己的祖宗八辈都会被别人诅咒一百遍。那怎么说你这个人呢你这人到底是好是坏呢唉,不好回答呀
很多事只能点到为止,彼此心领神会就行了。说得太明瞭,就没意境了。搞不好会招来口诛笔伐,那就太冤乎哉了。
举个历史上的故事来说说大局观和人情关以及做人与做事方面的一些关系和隐含的一些人格缺陷
王安石,大家估计都不陌生,只要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他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他的初衷是好的,为的就是富国强民,增加政财政收入。但就是这么一个高大上并关乎大宋命运的事情,却受到了保守派的顽强抵制,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也灰溜溜地狼狈且心力交瘁地告老还乡,永别了历史舞台。
宋神宗不会无缘无故地启用王安石做革新变法,而是老王在做地方官时就已经试验了新法的诸多好处。而且试验得很成功,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可是新法一旦大面积地铺展开来,在全国风风火火地开展时,却受到了官僚大地主阶级的激烈反抗。就连大学士苏东坡也反对他,认为老王没人性,不切实际,将来会不得好死。盛怒之下的老王还把老苏给发配到了当时的天涯海角hn岛。那时的hn岛可不像现在,不但是个经济特区,景色也旖旎优美得引人入胜,人们都趋之若鹜;那时是个不毛之地,荒凉得很,而且还瘟疫密布,稍不小心就会一命呜呼。老王把他撵到那鬼地方,是往死里整他,就是希望他在那里完蛋了。
赶走了老苏,并不是就能一帆风顺,而是阻力越来越大;地方的人也不积极配合,全是阳奉阴违,好的政策被执行得面目全非。新法实施以来,老百姓的生活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日子越发难过了,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老百姓也是对老王恨之入骨,猪圈的猪都被称作王相公;全天下的人都在变着花样诅咒老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