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3)
得严严实实的,各家看各家想看的频道,互不干涉。那个时代不行,电视上的频道有限,人们的选择性不多,一部很稀松平常内容肤浅空洞俗套的电视剧,都能把人看得如痴如醉,浮想联翩,兴奋不已。看电视回来的路上那是议论得口沫横飞,眉飞色舞;第二天还兴致盎然地评头论足。现在人看了电视剧很少能引起强烈共鸣,更提不起热烈讨论的兴致。关键是浮躁的人们对再精彩的故事也索然无味了,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甚至都焦虑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当中。经济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反而使人失却了耐心与心安理得以及心平气和,都开始焦躁不安起来。这也许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吧
宫大伯家里有一个十七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是rb松下公司产的。在当时也只有油田上的超高收入的职工才能买得起那么好的电视机;农村里纵是很有钱的人家,也只是买那种十四或十七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种进口的电视机,价钱更不是当时普通农村老百姓所能接受的。
但程戬从没因为单单看电视的缘故去宫大伯家里。一是运销处离他家要比柳屯镇镇政府远的多,他不会为了看个彩色电视机而舍近求远;二是宫大伯总是数落他要少看电视多看书,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才是正途他当时最讨厌的就是书本,他总说和书本有不共戴天之仇,逼他看书还没逼他吃屎喝尿容易。他怕宫大伯给他爸说自己的不是,所以必须要远离宫大伯家;彩色电视机对他的诱惑再大,他也必须为了屁股上少挨些揍而做不理智的行为。
沙滩村里的很多人家都买了电视后,程戬也曾撺掇他爸爸,说是否也有必要疯狂一下,买一个电视机来看看。但他爸爸说你小子这么野,自己家里有了电视你还能塌心学习呀还是等你考上了大学再说吧。乖乖,考上大学程戬压根就没有过那个奢望。他光想上大学哩,他是那个料吗看来他家能有个电视机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呀真的是遥遥无期了。
沙滩村另一条出路是村东北角的那条道路,也是曲曲拐拐,不远的路程全由“之子型“和“s型“组就,可以和扭曲的蛇腰相媲美,有的一比。这条路东拐西斜着也上了大堤。上堤后,就是一条穿堤而过东西大道。因为这里处在大堤的急拐弯处,所以是一个事故频发的重灾区。上了堤的人停下脚步后,必须要仔细地看好了过往的车辆,确认万无一失了,才能选择是往西还是往东下堤,抑或是穿道而过继续沿着大堤往北去。
那时沙滩村没有柏油路,通外的路均是清一色的坑坑洼洼土路;下雨天,那才叫个行路难。这里虽是处在黄河古道内,但偏偏不是沙土地,全是黏腻粘乎的粘土。这种土质一旦与水混合,再经千百人的踩踏,那更是出奇地粘糊,简直可以和黏胶相媲美。沾到脚板上,任你怎么摔也休想摔掉那些泥巴。有时不小心把脚上的布鞋摔出一丈多远,拾起鞋看时,上面的泥土仍是结实地贴在四周。这种时候,光脚走路倒比穿着鞋快捷得多。那时幸好路上都是泥土,没有其他东西,不必担心光脚走路被异物扎着;现在的路两边,破碎的玻璃渣子、煤渣遍布其中,如果光脚走路还不被划拉得千孔百疮啊
现在出村容易多了。虽然基本上还是原来的路型,但均是水泥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不必担心泥土的骚扰了。人们早已感受不到行路的苦不堪言、以及路难行所激起的怒火万丈,叫苦连天,咒骂连连。
程戬上高中后,由于对回家道路的心有余悸,他都是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基本上都是断了顿,才迫不得已回家去的。这不,回到家里屁股还没暖热,就被他爸爸支派去给宫大伯家送刚成熟的南瓜。
他不愿去宫大伯家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宫大伯从不给他情面,老是数落他这,教训他那。他又不能犟嘴打别,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