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573章:京师巨变,自掘坟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73章:京师巨变,自掘坟墓(4/4)

    此举看似极难,却实则最易。

    自古至今,最为逐利者无处商人左右。

    假使朝廷令商人见利,商人自会争先恐后地将一石石粮草不远千里运至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

    正如燕地突遭正月惊雷、暴雨不休,从而境内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於直接颗粒无收,进而引发燕地缺粮危机时。

    燕王府联合上谷郡郡衙、渔阳郡郡衙共同施行的‘聚天下粮草归燕’之举便是最为活灵活现的例子。

    所谓:陈兵於河。

    即:抽调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半数兵马陈兵於黄河河道以备不时之需。

    若是聚粮於中之举得以顺遂施行,则陈兵於河可为后手以备不时之需。

    若是聚粮於中之举难以顺遂施行,则陈兵於河之举可行杀鸡儆猴之事。

    两者之间即可相辅相成,亦可各行其效、各见其彰。

    故而。

    许奕方才将此策视之为上策。

    而中策则为:取之於民, 用之於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

    所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

    即:加征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民赋以及加征大周部分富饶之地民赋。

    所得民赋悉数用於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的疏通黄河河道所需以及加固黄河堤坝所需等。

    与此同时。

    另遣酷吏为监工,以酷吏为镜,震慑四方宵小。

    相较於上策‘聚粮於中,陈兵於河’之策而言。

    中策‘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施行难度无疑更大。

    且相较於上策‘聚粮於中,陈兵於河’之策而言。

    中策‘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一旦施行无果。

    其所带来的种种隐患乃至种种恶果无疑远超上策‘聚粮於中,陈兵於河’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假使许奕站在正德帝角度思量应对之策。

    不到万不得已亦或者生死攸关之际,许奕绝不会采用中策。

    归根结底。

    中策‘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

    虽可解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即将因黄河改道而爆发的天灾之危。

    但此策施行过难,且施行此策亦太过於难控。

    故而。

    哪怕此策为朝廷应对各种天灾人祸时一贯采用之策。

    若是未到万不得已之际,亦或者生死攸关之际,许奕则绝不会采用中策。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带着空间穿年代,科研大佬有点甜 我不是你想的那种校草 [综英美]我的变种能力为什么这么羞耻 虐文女主和漂亮女配[快穿]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被迫嫁人后我被宠上天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 大将军宠妻日常 杜先生每天努力装穷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