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信使抵京,正德独断(2/5)
族的世家子弟因言锒铛入狱沦为靖安司阶下囚。随着一封封弹劾靖安司的奏章恍如泥牛入海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随着十余位六科言官因种种确凿罪证锒铛入狱只待秋后一至便会立即问斩。
朝堂之上的风气亦是不由得随之一变。
原本渐渐显崭露头角之势的所谓太子党官吏。
亦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腥风血雨的爆发而再度销声匿迹。
......
......
正德三十一年七月七日。
又是一年一度乞巧佳节。
酉时近半。
烈日渐消隐,晚霞初映空。
就在长安城百姓纷纷趁着酷暑渐消呼朋唤友共度佳节之际。
长安城光德坊望仙楼三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
十余位出身於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世家子弟受济阴王世子许焕之邀。
极其难得地相聚一堂。
若是换做他时他地。
十余位出身於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世家子弟逢此良机。
必然是早已言笑晏晏,推杯换盏声不绝於耳。
但怎奈何此时身处京师长安。
此地又是那最为靠近靖安司的光德坊望仙楼。
此时又正值靖安司不断地於长安城掀起腥风血雨之际。
若不是济阴王世子鼎力相邀。
十余位出身於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世家子弟们。
绝不会於此时此刻踏入望仙楼半步。
甚至於就连靖安司所在的光德坊亦不会轻易踏足半步。
长安城光德坊望仙楼三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
济阴王世子许焕端坐於上首主位之上满脸悠闲地品鉴着手中美酒。
而在其身周。
十余位出身於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世家子弟虽同样端坐。
但却无不面带些许忧愁之色。
至於面前所摆放的诸多美酒佳肴。
十余位出身於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世家子弟自是无暇他顾。
不知过了多久。
就在端坐於上首主座之上的济阴王世子许焕。
旁若无人般自饮自酌已至面色微微泛红之际。
一出身於被世人称之为颍川第一名门望族的荀家子弟忽然自客座之上站起身来。
荀家子弟方一自客座之上站起身来。
满堂目光瞬间便汇聚於其一人之身。
“世子殿下。”
“值此良辰佳节之际。”
“独身自饮自酌岂不无趣乎?”
“荀某酒量不佳。”
“但愿舍身陪世子殿下一醉方休。”
“世子殿下。”
“荀某先干为敬。”
荀家子弟端起身前一盏酒水,面带浓浓笑意地双手遥敬济阴王世子许焕。
话音落罢。
不待济阴王世子许焕作何反应。
荀家子弟便已仰头将手中酒水一饮而尽。
近乎刹那间。
满堂目光便已然自荀家子弟身上转移至济阴王世子许焕之身。
早在荀家子弟起身敬酒之前。
便已然有多人借敬酒之名询此番相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