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君臣奏事,祸水东引(4/5)
正德帝现如今的身体状况而言。其绝不会在抛掷一场所谓巫蛊案。
如此一来。
许雍的太子之位只会愈发地稳固。
待正德帝有朝一日驾崩后。
皇位必然毫无悬念地落入许雍之手。
而得罪一位不久后便会登上帝位的储君。
其后果究竟会是何等之言重。
在场众人心中自是无比的清楚。
也正因此。
当许雍说出令燕王奕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共进共退之言后。
在场众人虽明知此举极为不妥。
但权衡再三过后最后依旧还是选择了出列附议。
故而。
当晋王许镇为了燕王许奕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正面反驳太子许雍之言时。
往日里素来喜怒不形於色的满堂文武大员方才会这般失态。
一时间。
偌大的紫宸殿御书房内。
亦因晋王许镇不顾一切之言。
而瞬间陷入一种落针可闻般的浓浓死寂之中。
已然深陷浓浓死寂之中的紫宸殿御书房内。
满是威仪地端坐於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
面无表情地缓缓扫过下方一众文武大员们。
似是欲将下方一众文武大员们此时神情深深刻入脑海中般。
足足过了近半刻锺之久。
正德帝方才将目光再度定格於晋王许镇之身。
“太子之言,缘何不妥?”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缓缓开口问道。
“回陛下。”
“以臣之拙见。”
“太子殿下所言不妥有二。”
“其一。”
“燕王奕虽亲率一万兵马以少胜多全歼了屍逐王大军。”
“并生擒了身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的屍逐王哈曼。”
“但此时燕王奕所呈战报尚未抵达京城。”
“吾等皆不知燕王奕所率一万兵马於此战中伤亡如何。”
“若是燕王奕所率兵马伤亡过重。”
“此时勒令燕王奕率军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
“燕王奕及其所率兵马极有可能将会折戟沉沙於匈奴四王将之手。”
“如此一来。”
“我军将士军心士气等必然将会因此而蒙尘。”
“此为一不妥。”
“其二。 ”
“无论燕王奕所率兵马在与屍逐王大军一战中折损如何。”
“其以少胜多全歼了屍逐王所率大军。”
“且生擒了屍逐王哈曼这一辉煌战果。”
“无疑将会极大地提振我军将士军心士气。”
“与此同时。”
“亦必然将会极大地震慑匈奴四王将。”
“届时。”
“若匈奴四王将分兵去攻燕王奕。”
“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自可寻机脱困。”
“若匈奴四王将不曾分兵去攻燕王奕。”
“燕王奕则自可趁匈奴四王将无暇他顾之际。”
“率军直奔匈奴四王将部落草场而去。”
“以此行围魏救赵之举。”
“相较於燕王奕率军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共进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