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满唐华彩 > 第534章 远贤臣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34章 远贤臣(1/6)

    第534章 远贤臣虽然民间普遍认为雍王平定叛乱之功未酬、受到了朝廷不公正的待遇,但此事总归不会引起实际的动荡。

    老百姓能做的,无非是说一些“莫须有”的故事,念一念故事中人写的词赋,发发牢骚。

    宫廷对这种舆情的反应是不敏感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冲钝。

    民间与宫廷对“忠臣”的概念也截然不同,在百姓看来,一个官员做实事、造福於民,那就是大忠臣;而在宫廷眼里,一个臣子有功绩却不恭谨,便是天大的奸臣。

    彼此立场不同,观念相去甚远,自然无法共鸣。

    窦文扬向李琮禀报献俘阙下带来的影响,用的是非常欢喜的语气称“陛下声望大振,天下归心!”

    李琮当日站得高、隔得远,依然觉得那万人高唱词赋观刑的场面是出於对他的崇拜,其词虽有慷慨悲凉,但细细想来,倒也应景。

    他不免有些志得意满,脑中不断衡量着自己对大唐的功绩,负手向窦文扬问道:“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今总算有了些成果,但不知可与历代哪位帝王相比啊。”

    窦文扬应道:“陛下勘定四海,论武功,不输於开国之君;论文治,陛下势将中兴大唐,而更胜於开国之君。臣私以为,陛下功绩,可追太宗皇帝。”

    借着这次,李琮授了他从三品的卫尉卿,他便开始自称为“臣”了,努力摆脱朝臣对他是个宦官的偏见。

    “不不不。”

    李琮谦逊地摆了摆手,不敢在表面上承认自己功追太宗皇帝。

    追不追得了且不提,他肯定是比太上皇更贤明,可太上皇都自比尧舜,以尧舜的方式纪年,改年为载,他若没有相应的改制,如何能让世人知晓自己的功绩?

    一路而来,受了这么多的苦难,付出了这么多,李琮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人看到。

    他斟酌着,向窦文扬表明了这个想法,窦文扬遂立即思忖起此事。

    可惜如今天子还未掌握朝政,不能封禅泰山,没那个财力。

    如此,能与改年为载相当的功劳,那就唯有改岁首了。

    “改岁首?”

    “是,陛下出身嫡长,再造大唐,是为天下正朔、千古圣人,自该由陛下来定正朔。”

    嫡长没有疑问,李琮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生母刘华妃追赠为元献皇后,定下了他的正统名份。

    至於“正朔”,“正”是一年的开始,“朔”是一月的开始。

    伏羲创建了上元太初历法,以一月作为正月;神农氏改进历法,以十二月为正月;黄帝则以十一月为正月。

    三皇依农时创历法,造福后世,功在千秋,故称“圣人”。

    后世改朝换代,皆效信圣人改历,禹帝宗承於伏羲,尚白,以一月为正月;殷商宗承於神农氏,尚赤,以十二月为正月;周宗承於黄帝,尚黑,以十一月为正月。

    到了秦,秦尚黑,别出心裁,独创出以十月为正月;至汉武帝召集名臣修订历法,於太初元年,改正月为岁首,称为“孟春”,将“一年之初在於春”的传统固定了下来。

    现在,李琮若是能把“正朔”再改一改,那就是应天承运,再创历法,功劳不说比得了三皇圣人,却也能比得了汉武帝。

    一想到后世千秋,全都改自己制定的“正朔”来过年,李琮心驰神往。

    “改正朔?”

    他只有片刻的犹豫,咽了咽口气之后,做了决定,向窦文扬问道:“可乎?”

    “可,只是……”

    窦文扬语气踟蹰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神医废材妃:皇叔宠如命! 叶楚月夜墨寒 嫁给残疾书生后她旺夫成瘾 全网都在嗑我和电竞野王的CP HP似曾相识 重生嫡长女她是真祖宗 娇妻你好甜:总裁要试婚 苏门赘婿 九霄龙皇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