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满唐华彩 > 第524章 谨慎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4章 谨慎(2/6)

正站在窗外往外看,不由“咦”了一声。

    “那一对男女,好生眼熟。”

    一个中年男子以平淡低沉、不喜不悲的声音淡淡道:“此等欢娱场合,遇到熟人,本是常事。”

    “若非我认错了,这对男女可不得了。”女道士脸色不怒自威,嘴角有淡淡的讥讽之意,“有损风化。”

    中年男子穿着素雅,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正在一颗颗地数着,叹道:“此间屋内这一对男女若让人撞见了,也是有损风化。”

    “怕甚?世人说你我相好,说得还少吗?”

    “老了,往日欢娱不可贪恋。”

    “王摩诘,你还在想着你被俘一事?都说了,那不会误你前途,你兄弟如今贵为太原留守。可见朝廷无追咎之意。”

    王维长叹道:“我是过不了心里那道槛啊。”

    玉真公主则又往窗外看去,试图寻找刚才看到的那一对男女。

    之后,一阵鼓乐声响起,戏开场了,今日台上唱的是名曲《西厢记》,有不少梨园弟子参与,据说有些人还是当年见过雍王与太上皇比戏的,可谓是当世名家了。

    王维也睁开眼,往戏台看去。

    他却意外地见到了大堂上一个老友的身影,那是王昌龄。王昌龄正转头往后方的看台扫视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

    同一个夜里,洛阳城内一个偏僻的角落,有几人正聚在一处商议着什么。

    “伱等若愿重归大燕,圣人必有重赏。”

    “好!”

    应话的是个年轻人,二十岁左右年纪,身材雄健,脸颊瘦削,眉骨突出,鼻梁高挺,看长相该是个契丹人。穿的却是襴袍,举止间还有些书卷气。

    此人名叫王武俊,说起他的经历,却是十分传奇。

    他是契丹怒皆部人,父亲在开元年间率部内附大唐。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箭术极是高超,因此被安禄山作为射生手,进献给了李隆基,由此,他十五岁时就留在了长安,成为禁军。

    当时王武俊这一队射生手有一个主将,乃是如今燕军的大将张忠志。安禄山起兵叛乱时,张忠志带着他们十八人,从长安奔回范阳,随安禄山杀至洛阳。

    后来,张忠志奉命领兵回援河北,王武俊因伤留在洛阳,这一留,就留到了安庆绪出逃,大燕皇帝易主。

    如今史思明久攻河阳不下,暗遣人到洛阳来联络旧部,王武俊听得同伴说起,义不容辞便要回归大燕。

    “还有一事,你等若能立下功劳,再归大燕,岂不更为妥当?”

    “如何立功?”王武俊问道。

    “今李光弼固守河阳,怯懦不战。若能再现唐廷逼迫哥舒翰出潼关一事,使李光弼出战,则圣人可取天下。故周相公命我等至长安、洛阳放出传言‘李光弼欲拥雍王造反’。”

    “懂了。”

    王武俊再一想,自己身手了得,何必窝在洛阳做这些造谣传谣的小事,问道:“我若刺杀了薛白,算大功吗?”

    “当然!此人乃大燕第一大敌,你若能杀了他,便是大燕开国的首功。”

    王武俊二话不说就做了决定,他要去行刺。

    上元节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

    两年前,张忠志听闻安禄山造反,准备逃回范阳时,王武俊就问他“我们有禁军牌符,何不刺杀天子,立下大功”,张忠志给了他一巴掌,说这种事成不了,反而要害了自己的性命,到时逃都逃不了。

    王武俊一直记着此事,今日他是权衡过的,洛阳与长安不同,薛白的住处与皇宫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神医废材妃:皇叔宠如命! 叶楚月夜墨寒 嫁给残疾书生后她旺夫成瘾 全网都在嗑我和电竞野王的CP HP似曾相识 重生嫡长女她是真祖宗 娇妻你好甜:总裁要试婚 苏门赘婿 九霄龙皇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