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6/7)
毕,等候差遣。半晌后,元狩帝只说一句“值此大喜,朕准备于中秋后去南郊祭天。”放下奏折,他看向下首的人,“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下首那人眼睛转了转,稍一琢磨便明白过来,霎时心惊胆战,为元狩帝的狠心而咋舌不已,不过面上毕恭毕敬“臣遵旨”
元狩帝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奏折上,轻描淡写“回去吧,别让人看见了。”
他让大太监送一趟,从少有人至的宫道走。
这二人一前一后走在宫道上,两道是红色的宫墙,穿过一处杂草丛生的宫殿,那走在后头的谋士把荷包塞进大太监手里,询问一句陛下心情如何。
大太监左右瞧一圈,再掂量掂量荷包重量,好心说道“您还瞧不出来自是喜不自胜。这盛世算是在陛下手里开启了,该倒的人倒了,该得的东西得到了,顺心顺遂,天意相助,自然还要事事顺遂,十全十美才好。”压低了声音劝道“您啊,您既做了背主之事,且莫回头。在这节骨眼上,但凡有谁敢让陛下十全九美,不仅要掂量自个儿脑袋,还得想想族亲家眷。”
“”谋士心颤,想起背主二字,不由苦笑“多谢公公良言。”
大太监摆摆手“便送您到这儿,且小心些,莫叫人看见。”
谋士道谢便走了,大太监原地站了会儿也走了。
破败的宫殿一片死寂,忽然就有落叶被踩碎的声音传出,有人自一面爬山虎墙壁后头走出,脸色苍白,目光阴沉如水,却是自东宫殁后便低调得不闻其名的五皇子。
晋王府。
幕僚劝道“论文治武功,临安郡王样样胜王爷您一筹,陛下本就偏心他。还有蔡仲升回京述职,无故被贬至南蛮荒野之地,郑二爷连续多日没有消息传回来,环庆路的兵权还莫名其妙转交副将,再加上陛下动作频频,迫于眉睫,如果让霍惊堂安全回京,恐怕储君之位就落他头上,届时您和郑国公府便是再想努力也没有机会了”
昔日的六皇子而今的晋王“依先生看,我该如何”
幕僚“值此盛事,陛下一定会去南郊祭天,太后也跟着去,宫里无人,禁军防守薄弱,正是夺权的好时机。”
晋王定定地望着幕僚,直瞧得后者心惊肉跳,这才移开目光皱眉说道“我这几年步履维艰,文臣党发展不起来,武官党也被削得七七八八,哪来的兵权夺位”
幕僚“郑楚之时任龙虎营都尉,和安插在宫内禁军里的棋子里外呼应,拿到玉玺印绶,架住文武大臣,再逼陛下退位。”
驻扎京都府的屯兵军营统称为龙虎营,也是八十万禁军中的一支。
晋王“先生真要我逼宫谋反要是跟当初东宫一样败了,你我都是人头落地的下场”
幕僚当即跪地,铿锵有力地回应“属下愿为王爷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晋王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他,好半晌后拍着扶手大笑“好好先生是孤的左膀右臂,是孤的诸葛宰相”随即是追忆往昔似的语气叹道“先生是哪年到孤的身边”
“元狩一十八年,王爷从军之时,于途中救了被冤入狱的属下,为属下的家人平反冤屈,属下感恩戴德,发誓余生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元狩十八也有八年了。”晋王若有所思“若是大业得成,孤必奉先生为三公。”
“属下追随殿下,只为报恩,只为殿下能成大业,不为身前身后名”
晋王笑了,亲自扶起幕僚,一如往常殷切慰问,细细商量大事,待琢磨得差不多了便将人送走,脸上的笑容立时消失,变得哀伤,眼里逐渐弥漫深沉的悲哀。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