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章(2/6)
和他打交道基本是聪明人,还真头一次见有人能蠢到这地步,简直叹为观止。当然他不知道那封告密信并非吕良仕送过去的,吕良仕知道他一旦泄露手里有司马骄等人贪污证据,只可能悄无声息死在牢里。
即便侥幸逃过一劫,出狱后也会被杀人灭口,所以吕良仕嘴巴闭得紧,只敢在钦差来使跟前透露一二。
崔副官将堂下众人脸色览入眼底,挥手说“信拿上来。”
看完信件,崔副官怒而拍桌“好个官官相卫,指皂为白萧知府,萧仓使,你要不要亲自过来看一看这封信”
萧问策脸色青白,支支吾吾,连连摇头,不敢回应。
崔副官转而问司马骄“都漕大人,您要不要当堂读出来”
司马骄表情不好看“谁能保证这封信是吕良仕亲笔所写而不是旁人捏造,故意诬陷朝廷命官”他忽地想到什么,质问道“这封信什么时候写的又是什么时候到郑运副手里这段时间里,吕良仕不是在牢里关着吗怎么能写信,还能送信没记错的话,钦差暂代江阳县县令,本县谳狱刑讼皆归大人您管理,您治下出现人犯对外传信自由是否失职”
“你”崔副官扭头问郑楚之“郑运副来告诉你的上差,你什么时候收到这封信”
郑楚之“前日午时。”
司马骄逼问“可能证明此书信出自吕良仕之手”
郑楚之“查他笔迹便可验明真伪。”
司马骄嗤笑“到哪个天桥底下随便找个卖艺的就能模仿笔迹,有什么稀奇的你们说吕良仕勾结萧问策陷害一个平头百姓,我倒想问问萧大人为什么勾结吕良仕案子复审失误,顶多罚点俸禄,可是跟吕良仕勾结,故意诬陷,按律革职,我觉得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就干不出这事儿,除非萧大人和吕良仕是生死之交的兄弟才肯替他作伪证。”
他回身问“萧大人,你说你和吕良仕是什么关系”
萧问策回过神,赶紧说道“本官和吕良仕除了上下级便再无其他瓜葛还有那封信里提到的伪证,本官根本不知道。再说了,如按计划行事,吕良仕已经被本官和都漕大人联手救下,他为什么还向郑运副揭穿自己诬陷邓汶安的过程难道他悬崖勒马、以身作饵,学佛祖割肉喂鹰,抓我们这些贪官污吏不成”
他环顾公堂,冷冷扫过郑楚之,最后直勾勾望着崔副官,义正言辞地说道“大人怀疑下官诬陷百姓,下官却怀疑大人伙同郑运副混淆是非,胡搅蛮缠,欲置下官于不义境地”
萧问策当堂摘下官帽,怒而质问“本官今日以顶上官帽为证,请钦差查明真相,如果本官犯案,当堂拿下,自无二话可要是有人不怀好意,蓄意栽赃,而大人偏听他人一面之词置本官于进退两难境地,本官只好按章程行驶监察权,一折子参到京都府,请陛下来裁决”
司马骄迅速上前两步,厉声叱问“吕良仕,那封信可是你亲笔所写”
“不”吕良仕在他们对决之时就已清醒,赶紧痛哭流涕地否认“邓汶安一案,鄙人自知失察,可邓汶安分明口口声声自认他就是王国志,为何到了刑场才喊冤他要是当时喊冤,我就能发现不对是我才能不足,未能及时发现疑点,案件重审的消息传回江阳县,我愧疚得坐立难安,立即着人问话,尽心尽力,这才查到邓汶安是王国志同伙”
邓汶安连连摇头摆手否认,被他们的逻辑绕进去,已经不知如何插嘴。
吕良仕继续哭诉“我才能不足,愚钝无能,错判无辜,即使邓汶安没有法场喊冤这一出,即使邓汶安实实在在丢了命,按律,我也顶多革职发配服役,何至于一错再错、故意诬陷更何况我已经查明邓汶安是罪犯同伙,处决并无过失,最多罚俸,我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