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4/5)

有可原之旧臣,当悉示以宽宏,赦而用之。此举不仅可安其心,更能向宇文化及军中那些被裹挟之众表明,大王仁德,首恶必诛,胁从可宥!此乃攻心之上策!”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提出了更为大胆的建议:“更进一步,次为进剿李密与取洛阳,臣斗胆建言,对此番擒获之隋臣,凡有不愿从降,欲奔长安、洛阳,或还家者,大王并可尽数释放,发给路凭盘缠,令其奔、还之!大王试想,此等被释之隋臣,一旦入进洛阳、长安,或还到乡里,其一,必感念大王活命之恩,口口相传,可消解地方对我军之敌意;其二,亦能传递大王仁德之声,动摇洛阳、长安人心,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他最后总结说道,“赦胁从之臣,用愿降之才,释欲走之众。三管齐下,则仁望可扬,人心可附,宇文化及残部将不攻自溃,洛阳、长安亦尽知大王仁德,此方为可成大业之上上策!”

    李靖说完,拱手落座,不再多言。

    堂内一片寂静,只有他方才掷地有声的话语余音袅袅。

    马周脸色变幻不定。

    魏征的反驳合情合理,李靖的分析环环相扣。

    他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一体诛杀”的激烈主张,在魏征的“用才”论、薛收的“维稳”论,尤其是李靖着眼於进剿宇文化及残部、乃至取洛阳的长远策略面前,显得如此狭隘和短视。

    按在剑柄上的手终於松开,在李善道的微笑示意下,马周坐回了席上,尽管因为年轻气壮,嫉恶如仇的激烈,尚有些许不甘存在心头,却不再多言,坚持己见了。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主位之上,等待李善道的最终决断。

    马周的稍微不甘,魏征的刚正,薛收的沉稳,李靖的深谋远虑,屈突通、薛世雄的深以为然。

    众臣的神色尽收李善道眼底。

    他开口说道:“公等所言,皆有其理。宾王刚峻,欲正纲纪;玄成、伯褒持重,欲诛首恶而用其才;药师深谋,着眼剿灭残敌、进取洛阳之大局,攻心为上。”他拍了拍案几,笑道,“公等诸议,各有千秋。不过……,宾王,依我看,你的建议不能说错,不适合当前采用,宜於海内澄清后用之,玄成、药师之议,更宜当前采用。药师所请,愿从降我者,量才任用,不欲降者,放归洛阳、长安、乡里,此策大善!我意,对这些擒获的隋臣,就按此办理!

    “不但此番擒获之隋臣,包括骁果兵将,无论官职大小,肯愿降我者,一概赦用;而欲还关中、东都,或欲解甲归田者,尽数登记造册,发给路凭盘缠,令其安然还家!沿途关卡,不得阻拦!”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宇文化及诸首恶,罪证昭彰,悖逆至极,不杀不足以正纲纪、儆效尤!”他语气陡然转寒,如同北地刮来的朔风,“却待剿灭了宇文化及残部,擒得诸辈后,一概明正典刑!枭首示众,传檄四方!以儆天下不忠不义之徒!”

    这道命令斩钉截铁。

    堂中众臣等来了李善道的决定,魏征等都是松了口气,诸人齐声应诺。

    李善道落目堂外夜色,静默了会儿,转顾众臣,悠悠问道:“公等可知,何物比刀剑更难招架?”不等群臣答之,自言之,“是人心。”复问道,“公等又可知,何物比人心更难得之?”

    这突兀的一问,满座皆是一怔。

    魏征蹙眉深思,马周面露疑惑,李靖眼神微凝,薛收若有所思,屈突通等则捋须的手停在半空。烛火跳跃着,光影在众人脸上晃动。唯有魏征面前矮几上,他方才激烈陈词时碰倒的茶碗并未完全扶正,茶碗边缘残留的一点茶水,此刻正沿着杯壁,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凝聚,然后,“嗒”的一声轻响,滴落在案几上,晕开一小片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带着空间穿年代,科研大佬有点甜 我不是你想的那种校草 [综英美]我的变种能力为什么这么羞耻 虐文女主和漂亮女配[快穿]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被迫嫁人后我被宠上天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 大将军宠妻日常 杜先生每天努力装穷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