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其他小说 > 清明上河图密码(1-6大全集):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 第392章 大势(1)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2章 大势(1)(3/4)

耍吧。”

    “是,是。何止少保大人,小蔡相公贵为殿中监,也是政务繁剧。在下不敢多扰,这便拜辞。”

    赵不弃忙又恭然一揖,转身便走。过了桥,偷眼回瞧,见蔡行仍站在门边,将那红漆小盒藏在身侧,偷偷打开一道缝,斜着眼角,正在朝里瞅觑。

    二、西夏

    赵弃东竟是西夏王族后裔。

    冯赛愣在那瓦子里,耳边各般喧杂笑闹,他却丝毫不闻。李继捧当年归顺朝廷,却无甚大用,最后被贬到永州,客死异乡。其子孙自然记得这先祖遗恨,赵弃东兄弟两个千里流落,来到京城,固然是为求生计,恐怕也为思亲念祖。他们见祖上故居已变作唐家金银铺,心中自然百感难言。他们孤落不群,恐怕也源於此,始终觉着自己是异乡飘零人。赵弃东写下那等萧疏哀感之句:“东无路,西无路,身世飘零如草木”

    那首词下面所留姓名为李弃东,他是改回了祖姓。他兄弟两个穷苦无援,所取名字,一个向西,一个弃东,这恐怕是他们父亲遗愿。若是有西夏人前来诱劝,自然极易动念。青牛巷那老人说,曾有个锦衣妇人去寻过那哥哥,这锦衣妇人恐怕便是西夏间谍。那哥哥病瘫在床,做不得什么,妇人来意,应是看中了李弃东之才干。不过,从李弃东那首词中心绪来看,他并未坚意投靠西夏,而是困在其间,忧闷不已。他不久便搬到了开宝寺后街,且不愿告诉那老房主详细住址,难道是为了躲避那妇人,不愿屈从做歹事?妇人见劝说不动,又知他们兄弟情谊非同寻常,便寻见他们,劫走那哥哥以为要挟?

    李弃东正是在那时辞了市易务的吏职,去了唐家金银铺。他去唐家金银铺与后来所行间谍之事并无多大相关,恐怕也如同从不锁院门一般,盼着哥哥或许会去那祖宅?这么说来,起先,他仍未屈从。直到去年,四处寻不见哥哥,绝望之下,才不得不听命於西夏间谍,开始设法接近柳碧拂。

    冯赛顿时想起了一人:茶商霍衡。

    霍衡恐怕才是幕后主使,唯有他知晓柳碧拂当年那段旧恨,又强邀自己去见柳碧拂,后来汪石屯放粮绢的场院也是霍衡宅业。原先他年年来买茶引,自去年春天之后,再不见人影。如今不知去哪里找寻。

    冯赛有些茫然,见那“李活史”瞅着他,满眼怪疑,便又请教:“李老伯,那西夏如今是何情势?”

    “西夏如今国主名叫李干顺,比咱们官家小一岁,今年三十八,正是当年。这李干顺和哲宗皇帝一般,也是幼年登基、太后辅政。哲宗九岁即位,他却是三岁。西夏尽由其母梁太后及国舅梁乞逋把持,这兄妹二人专断独行十余年,大肆兴兵,攻我大宋,却败多胜少,国力因此凋敝不堪。后来,兄妹之间生出仇隙,梁太后求助於辽国,辽国不听,她便怨怒不逊。二十二年前,辽国遣使将她鸩杀,李干顺这才亲政。当时他才十六岁,却立即听从辽帝建议,向我大宋谢罪,平息外患。此后便专一治国,修法度、正纲纪、减税赋、兴农桑,并大兴汉学,育教官吏。十来年间,民安国兴,堪称贤君。

    “对我大宋而言,这却非善事。自从仁宗庆历年间李元昊称帝,宋夏之间大战三年,咱们连连大败,西夏也损伤惨痛,两方只得议和,年年给西夏岁赐,白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这岁币却未换得安宁,这七八十年来,每隔几年便要征战一场。

    “当今官家即位后,又连连对西夏用兵。那李干顺也愤而反击,却一再失败,只得向辽国求援。辽人遣使来说,两国便又议和。和了不久,战事又起。直到前年,我军深入西夏都城腹心地带,西夏全力迎战,我军惨遭覆没,死伤数万,西夏更趁势反攻,攻城围寨,连连获胜。那李干顺却极高明,获了全胜,并不进逼,反倒又请辽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带着空间穿年代,科研大佬有点甜 我不是你想的那种校草 [综英美]我的变种能力为什么这么羞耻 虐文女主和漂亮女配[快穿]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被迫嫁人后我被宠上天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 大将军宠妻日常 杜先生每天努力装穷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