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第 175 章(5/8)
优先老教授,特别是你跟老唐这种级别的老教授,老唐又是拿国家一级津贴的,跟一般的专家教授可不一样,学校肯定会优先分给你们房子,听说这次先把单身宿舍那边的人给分完,然后优先你家老唐这样的老教授,老教授里面也要分级别的呢,现在还在的当然优先级要高一些,两夫妻都在学校的优先级又高一些,是有个评分制度的。”刘婶说的这种评分制度,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国企事业单位甚至上学都经常能用得上,主要是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用于单位分房,学生上学这种公平性选择的地方。
就比如说单位分房,教师跟职工的评分肯定不一样,教师里面也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就连教授也分级别,同样等级的教授里面,还要给出工龄优先级,虽然说按照这样的排序非常麻烦,但是这样排列出来的最优先比,一定是最优异的。
就说燕京大学这种情况,教师就有三百多个,级别什么的都不一样,职工也有五百多号人,覆盖了燕京大学的各个部门,像江教授的儿子媳妇这种宿管后勤,只要是正式入了编制,就算在燕京大学的教职工里面,也具备积分享受分房的资格。
刘婶兴致勃勃的说起这事儿来“当时你们家分房子的时候用的是老唐的名额,现在还可以用的你名额申请一套,哎呀呀,我真的等分房子这事儿等了好多年了,两个儿子,都挤在一个房子里面,眼看着小儿子要结婚了还没有腾出来地方,我跟我大儿子商量了,就用我两的名义申请,到时候分了新房子就给他,我们两老搬过去跟老大一起住,再把老房子这里装修一下,到时候老幺不就是现成的婚房了嘛。”
说起来眼睛都是亮的。
刘婶家里三个儿子两个闺女,一个分配了单位,单位那边分了一个小两房,他就单独搬出去了,两个闺女也觉得家里挤,读大学以后就很少回来住,现在燕京大学也有不少学生是这种情况,寒暑假都不回家,就是因为家里的房子腾不开。
剩下的两个儿子,大儿子结了婚一家四口都住在家里,小儿子还没有结婚,像陈檬那样在小阳台弄了个小房间,当初虽然给刘婶家里分的是三房,但是耐不住人口多,现在看来怎么都住不下了。
这还算好的,不少家庭现在还住着筒子楼,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厕所厨房都是好多家一起共用,所以刘婶也不抱怨什么,这几年其实也准备买外面的商品房了。
但说到要买商品房,就怕两个儿子觉得不公平,现在好了,单位能分下来房子就好,再说了老大自己就是学校的教师,如果是他自己的名额分到的新房子,老大家里全家搬过去住,老幺就不存在能有什么意见,你有本事你自己也分。
陈檬坐在一边学刘婶包饺子,听到了确实也替刘婶高兴,又冲着陈春红甜甜的一笑,虽然是半年没见,但是孩子之间的友谊并不见生疏反而更好了。
刘婶瞧着陈檬这孩子也欢喜,这么玉雪可爱,又聪明活泼的孩子,真是谁见了谁不开心呢
聊到家庭之间的八卦就不太想要给孩子听到了,方慧茹努努嘴“两小的去屋里面玩去,大人干大人的活,小孩玩小孩子的。”唐老带着肖敏跟肖大嫂去看房子了,陈檬有陈春红一起玩,就不肯去,于是两小只就留在家里。
两孩子也不乐意坐在这里包饺子,多无聊啊,陈檬说“我从老家带来了我大伯妈炒的兰花豆,你要不要尝尝”
方慧茹“那确实不错,我记得你们家老大从毕业以后就在学校当讲师,这一晃都十几年过去了,现在都评副教授了吧。”
刘婶喜滋滋的“刚评下来,老大我不担心,现在一儿一女多好啊,倒是我们家老三,一个闷葫芦,工作也不好,咱们老头子做的这个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