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最大的赢家(2/3)
, 而且一退到底, 毫不留恋权力。古秋实的一任, 也是建国以后国内政治最清明经济最稳定的时期, 为夏想的执政奠定了优良的开端。
夏想一生之中要感激的人有很多, 古秋实是让他感觉在心理上最亲近一人, 不仅仅是古秋实和他年龄最为接近, 又是前后交班, 还在於古秋实和他之间长达一生的友谊。
十八大后, 部分省份的一把手进行了调整, 当然, 涉及到调整的省份, 就是省委记当选为政治局委员的几个省份。
西省也正好在调整的省份之内。
在调整之前, 夏想奉命进京, 遭到了关远曲和代复盛的接见。
以夏想省长的身份, 一进京就能遭到一号和排名第三实际二号的同时接见, 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
关远曲和代复盛是就西省省委记人选, 征求夏想的意见。
一般同级党委的常委人选, 中央会征求省委的意见。但省委记的大选, ”总记要征求省长的意见, 夏想这个省长当得确实非同一般。
在和关远曲见面时, 夏想简单提了一提公益医院的事情。到目前为止, 在他的推动下, 全国各地已经兴建了十几家公益医院, 希望中央能公开支持公益医院事业。
在和代复盛见面时, 夏想提到了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他和代复盛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上级和下级的关系, 所以他才会当面向代复盛提到教育问题。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制度的方向不对, 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方向不对。
而学生事关国家的未来, 如果一个国家的学生在学校只会追求分数, 出了校门之后只知追求金钱, 国家的前途就会堪忧。
代复盛表示他会认真研究夏想的提议, 并对在夏想主导下开展的公益养老和公益医院, 表示了肯定, 指出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立法鼓励公益养老和公益医院的可行性, 全国人工委正在各方论证, 已经就立法的初期工作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探索。
人大委员长是吴才洋, 如果立法的话, 夏想的意见会间接经吴才洋传到人工委。
随后, 夏想又和古秋实见了一面。
古秋实入常, 等於是完全浮出了水面, 国外的各大媒体正在对他连篇累牍地报道, 真真假假, 虚真假实, 不一而足, 让他应接不暇。
好在古秋实习, 陨了外界对他的猜测, 早就对各种流言蜚语不过於心了。作为上位者, 如果没有胸襟的话, 即便愚弄了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 也欺骗不了国内的高层, 又或者会被国外的新闻报道气得半死。
"来了, 夏想。”古秋实依然是淡淡的语气, 和夏想悄然一握手, "坐。”
夏想未变, 还是省长, 古秋实却由副国级国家领导人升至国家领导人, 身份已经和以前大不同, 他在别人面前能否有所改变不得而知, 但在夏想面前, 依然是亲切如故。
夏想在古秋实面前, 也是淡然自若, 不因古秋实身份的提高而多了拘谨之意。
"古记, 我对西省省委班子的安排, 有点想法。”夏想开门见山, 并没有因古秋实地位的新高而说话有所顾忌。
"哦……”古秋实饶有兴趣地看了夏想!眼, "有什么想法?”
古秋实也知道夏想先前和关远曲、代复盛已经分别见过一面, 没听说夏想也对二人提出想法, 却只对他提了出来, 可见夏想对他的信任还是最多。
"就我个人不成熟